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板桥/325℃/2024-06-0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简介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别名《墨竹图题诗》。诗中首先描写一夜在县衙中所闻之声,进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发诗人将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诗中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翻译/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1.署:衙门。

2.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3.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4.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5.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6.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7.吾曹:我们。

8.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9.关情:牵动情怀。

赏析/鉴赏

该诗是一首题画诗,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 成安秋望寇准 [宋]

    八月西风蝉噪时,萧萧疏叶已辞枝。烟村物景都无赖,况是登临有所思。...

  • 阮郎归·玉绳低转斗阑干王之道 [宋]

    玉绳低转斗阑干。欠温春酒寒。夜长风劲怯衣单。有人哦二山。蟾欲满,雁初还。桃花微破颜。枕痕犹带断红残。无言心自闲。...

  • 随牒至南康军呈李宰四首·南来摸索子长胸曾丰 [宋]

    南来摸索子长胸,已有东坡独秀峰。再过峰前问鱼鸟,尽归陶令锦囊中。...

  • 将赴阌乡灞上留别钱起员外卢纶 [唐]

    暖景登桥望,分明春色来。离心自惆怅,车马亦裴回。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从官竟何事,忧患已相催。...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