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影评范文三篇

类别:读/观后感/人气:436℃/时间:2020-12-13

末代皇帝影评范文三篇

导语:《末代皇帝》诞生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也诞生于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对中国封建帝制的思考之中。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从三岁进入皇宫到离开皇宫所经历的事情。时间经过了晚清、民国还有新中国的建立,三个时间段下的溥仪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牺牲者。或许难以将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结于个人身上,但无疑溥仪成为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缩影,神秘而又承载着历史。这里小百通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末代皇帝影评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影评一:

今日有媒体报道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去世,享年77岁。这则消息令许多影迷表示伤感,但也让他的代表作品《末代皇帝》被更多人提及。

不同的观众对这部电影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提问下的高赞回答已经阐述了一个很棒的理解,我在这里想分享一些影片幕后创作的故事。

先还是要向贝托鲁奇导演致以敬意,一起来简单地对他做一个了解吧。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于1941年3月诞生在意大利的帕尔马。21岁便开始制作电影,从1962年执导《死神》开始,到2012年执导职业生涯最后一部电影《我和你》,贝托鲁奇共导演了21部电影作品。

凭借其出色的电影创作能力,贝托鲁奇导演先后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影片、金球奖最佳导演、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终身成就奖等多个荣誉。 他是意大利国宝级导演,也是一位世界公认的电影大师。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擅长挖掘人性并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电影总有一种史诗般的宏大感,又不乏细腻的情感表达,常常能给观众带来难忘的观影体验。 无论是早期的《爱情与愤怒》、《随波逐流的人》、《巴黎最后的探戈》,还是成熟阶段的《一九零零》、《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抑或是后来的《爱的困惑》、《戏梦巴黎》等等,都极具贝托鲁奇个人强烈的风格。 其中,最为全球影迷所熟知的,莫过于1987年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这部由尊龙、陈冲、邬君梅等演员联袂主演的传记片《末代皇帝》,讲述了古老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人生故事。他以娴熟的、教科书一般的电影手法,将溥仪的一生娓娓道来,勾勒其命运和境遇,令人感慨万千。

在谈及电影《末代皇帝》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提到说“这是首部在北京紫禁城真实取景的电影”。

而在当时,第一次走进故宫拍摄电影的贝托鲁奇,也曾一度被其气势磅礴的建筑所震撼。因为在此之前,他还以为宏伟的故宫跟制片厂搭的场景差不多,只不过就是真实一些而已。等到去到现场,看到真实的故宫建筑,他感到惊叹不已。

尽管拍摄现场的场景宏大,相关管理也存在很大压力,但贝托鲁奇在拍摄时,还是从容不迫地处理着拍摄事务。他甚至直到要正式拍摄了,才做好故事板与分镜头设计。

在处理童年溥仪在太和殿加冕这场戏的时候,摄制组仅仅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以下是摘自贝托鲁奇讲述拍摄这场戏的部分内容,涵盖了几组镜头拍摄的幕后解析:年幼的溥仪还处于懵懂时期,对世界的理解还非常简单,他并不知道,自己所前往的皇宫,将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地方。

“我们在黎明或日落时拍摄,光照是差不多的。但如果你注意画面右侧你就会看到三个女人走在红灯笼旁边。她们的头和手被一块木枷锁锁着,在中国这是一种刑罚方式。”

“这是我在紫禁城拍的第一个镜头,因此我想在镜头中表达对故宫的敬意。这是个简单的推车镜头,喇嘛们是我们在北京找的真喇嘛。我们在喇嘛们后方放了一台摇臂,拍摄他们黄昏时的祈祷仪式。我很喜欢服装设计师James Acheson设计的帽子,我想尽情地展示它。在背景中你能看到溥仪的轿子在栈桥上。我们想表达的是皇子从城外进城,而正如影片其他部分一样,你得从许多层元素中发现这些重要信息。”

“我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棚的水泥地面上搭建了这个场景。这是慈禧的房间,溥仪被父亲领到堂中鞠躬。实际上在紫禁城并不存在这种柱子上有各种龙和雕塑的房子。这是影片设计师Ferdinando Scarfiotti的创造,整合了他在不同寺庙中找到的两三样东西。我想让这场戏具有奇幻感,我用广角镜拍摄,大概是12mm,布光花了不少时间,因为龙是盘绕在柱子上的。” “扮演童年溥仪的小孩是我们在加州的50名中国孩子中选出来的,我记得我们是在马尔蒙庄园露台上发现的他,他是个生于美国的华人。当我们去中国拍摄时,中国人对我说:‘我们已经有10亿人了,你怎么还带中国人来中国啊?’当然这是个玩笑。这场戏中他显得很无辜,因为他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是慈禧太后死时口中被塞入黑珍珠。慈禧由卢燕扮演,她有真正中国人的那种优雅高贵,能让人感受到中国人记忆里的慈禧。这便是让她来演的原因,你能从她的脸上看到这种特质。她的服装大概有50磅重,因为所有刺绣都由蜡雕刻,然后铸铝,最后再镀金。有传言说她演完之后住院了一个星期,但她真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并且她喜欢扮演慈禧。”

“慈禧死后,孩子被加冕为新皇帝。这是在紫禁城太和殿拍的。政府不希望我们在那里拍,因为建筑都是木质材料,很怕火。最终,我们得到许可可以使用斯坦尼康,只有一名摄影师操作。政府不希望我们把推车、摇臂或其他灯光带进去。我们在那儿只待了一会儿,这也是我们唯一一天在紫禁城最重要的宫殿内拍摄。” “其他的太和殿内景都是在摄影棚拍的。但如果我们那天没有去太和殿实拍,影片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仍是在紫禁城拍的,门帘后面就是外面的世界,门帘是既保障光照又阻隔室外内容的唯一方式。因此摄影师Vittorio Storaro把所有灯光都放在门外的院子里。黄色是太阳的颜色,所有的皇帝也都穿黄衣服。同样,黄色也是帝国的颜色,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帕尔马的颜色。那是种非常温暖,黄中带红的颜色。当我发现帝国之黄跟我的家乡(帕尔马)很像时,我大为惊喜。”

“溥仪站在宝座上跳了几下,神奇的是无需教小演员怎么演戏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得让他尽量远离摄影机,得尽量为他创造出他所熟悉的环境。没人知道小演员会怎么演,但小演员们并不抗拒摄影机,这点很关键。在此他像蝴蝶一样拍打他的手臂,模仿门帘的飘动。你知道,我得适应这种拍摄,因为拍孩子的时候你更像是拍纪录片。”

“他被黄色门帘吸引甚至蛊惑住了,他就像被吸进了那缕黄色中。他跳进黄门帘的动作是你没法教他的,不过他喜欢跳着冲进门帘里,他很开心,因为他是个无关政治的孩子。如果你能为小演员建立起“游乐场”,情况就会变好,你就能多多少少拍到你想要的东西。同样,这仍是一个斯坦尼康镜头。”

“黄色门帘被撑了起来,就像一顶帐篷。溥仪冲进这缕帝国之黄中,我想让他消失在黄色里。后来,溥仪结婚后与两位皇后睡在一起,他们盖的也是同样的布料。因此小演员开心地玩着门帘,或者更像是捉迷藏。这是我披露信息的方式,我认为在影片中披露东西的方式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这场戏中我一开始只展现一些细节,然后你才明白发生了什么。我喜欢保守秘密。”

“当溥仪从门帘中穿出来时,大殿外的场景就显现出来了。我跟Vittorio描述这是童年溥仪的重生,就像是太和殿生出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便是皇帝。这也是为什么他冲入了文武百官中。衔接到这一外景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合成的场景。我们拍的一部分广场镜头中并没有人群,但是整场戏大多数镜头还是有人群的。一台摇臂跟拍溥仪,然后升起来展现了院子里的文武百官。”

“在此是小演员看到这一切时的反应,所有的临时演员,所有的服装。没有理由能解释为什么要从大全景切到特近景,没有理论来说明。我想这就像音乐,他听到院子里的名妓中间有蟋蟀声音,他就去看了看。我们试图让他像看一场比赛一样注视蟋蟀,如果他找到了蟋蟀还能得到奖励。我们得不断给小演员奖励。我对他说我会让他上摇臂,接着他就什么都愿意做了。他喜欢看监视器,以及骑在摇臂上,因此他才愿意做一切表演。”

“这是广场另一端拍摄的俯拍镜头。我对Vittorio说:‘我们能拍一个反打的镜头么?’他便拿着一台摄影机飞快跑到另一头,此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我们不能等到第二天再拍这2500人的镜头,因此他说‘让我们看看我们能做什么。’

我喜欢按时间顺序拍摄一场戏,因此你会看到这场戏中光线的变化。你能跟随阳光的移动,并且由于这是这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光线是应该变化的。因此我说‘无论如何,拍吧!’我们只有大约五分钟的可用照明时间,但我们花了好几周来设计这场戏。”

如上几组镜头的幕后解析,能够让观众很好地理解导演的影像表达。而透过贝托鲁奇的讲述,也能感知到他拍摄电影的功力是十分强大的。他将西方式的表达与东方式的故事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既能让外国观众看懂《末代皇帝》,也能让中国观众理解其中的韵味。

回顾贝托鲁奇的电影艺术人生,我们会看到他是一位对电影抱有极大热爱,同时又对电影拥有娴熟技术的大师级电影人。

如今斯人已逝,影迷们只好通过他的作品去感受他的思考与表达。而《末代皇帝》显然是必看的一部作品。

影评二:

影片《末代皇帝》在具有中国古代的宫廷韵味且神秘悠远的由中国鼓鼓点与打击乐配以笛声的音乐下拉开序幕。并同时配以红、绿、黄这几种有中国宫廷象征的画面颜色和具有王权象征的玉玺,而在呈现故宫建筑的时候以从暗处的窗户内向外拍摄的广角镜头为主,这种压抑的明暗对比似乎也有其暗含的意义所在。

《末代皇帝》的正片主要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集中在2小时40分钟的电影中向观众展示。且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调度方面处理的恰到好处。比如,当溥仪成为苏联红军的囚犯被押送回国路上企图自杀时,镜头由浸满鲜红血的水池切换至1908年北京的红色大门小溥仪登基的场景,“红”与“红”的转换,也象征着故事时间及线索的变化。而当溥仪和溥杰在战犯管理所再次相遇时,镜头又由两人久别重逢的激动眼神,切换至宫廷红色大门的打开,讲述两人童年时期初次相遇时的场景。运用这种场面调度方式来切换镜头,在正常叙事时进行插叙,相似的情景或背景使得这样的插叙更加的自然,却又不失深度。然而“红门”却不仅仅只是场面调度中的亮点。

在溥仪的回忆中,“门”的镜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得知乳娘被送出宫、亲生母亲在城外自杀的“开门”,还是婉荣被送走时日军的“关门”,都似乎是想通过“门”来向观众诉说着溥仪从唯我独尊的皇帝变成了一个无人听从的傀儡这种悲惨的身份转变。也有人说,在“门”的对面,隐藏着的是溥仪的欲望。当然,其实影片中不乏出现门和窗亦或是墙的镜头以及其他四方整齐的框架构图,我认为导演是想通过这种镜头和构图向观众阐释颇有“中国味”的平衡、稳定、对称的建筑风格以及暗喻旧中国深处高墙下的闭塞思想。

除了自然的场面调度和颇有深意的构图形式,光影及色彩的运用也是影片一大不可忽视的亮点。第一次观看此影片时,我认为从整体来说,溥仪回忆宫廷生活时,镜头多以暖色为主,象征着其无忧的状态。而溥仪在现代的镜头多采用偏冷色,象征着其被束缚的状态。冷暖镜头的对比,展现了溥仪一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同时给观众的视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但再次仔细观看和琢磨时,我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实在溥仪的成长过程中,光影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当小溥仪刚入宫时,周围的光线是阴暗的,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有些许恐怖的感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溥仪遇见了他的老师庄士敦,在他们初次交谈时,窗外的一束光打在了溥仪脸上,这也似乎象征着溥仪内心的开化。在他决定改革的时候,半明半暗的光线也似乎想要表现其内心的冲突和犹豫。而在溥仪的帝位被废除后的镜头中,光线一直处于较明亮的状态,这也象征着他获得自由的光明内心。但这种处于明亮光线的镜头却并zuo延续太长时间,在描述帝位被废的溥仪因为奢侈的生活而焦虑时,镜头中的光线逐渐减少,也象征着其阴郁的内心。后来在讲述溥仪在伪满洲国复辟时,镜头中多明亮光线,这也是溥仪当时充满希望的内心。但当溥仪发现自己被日本利用并一步一步成为了傀儡并失去自由时,画面中的镜头又变暗,体现出其处在被阴影笼罩,被日军控制的境地里。后来,当中年溥仪入狱后,在不断被教化的内心和自理能力的提升的过程中,镜头一直处于明暗交替的状态。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镜头中的光影,在溥仪出狱后变得正常了许多,这也许也象征着曾经的末代皇帝在经历了社会更迭和自己的不断改变后,最终成为了一个心态平和且人身自由的正常人。

当然,影片中的许多隐晦的细节也同样不容小觑。比如,在小溥仪刚登基的时候,因为感觉到无聊的他被门外一个黄色的大幔帐所吸引,也许导演是想通过幔帐来比喻着他巨大的皇权,但这些权利却难以使当时渺小的溥仪承受。而“蝈蝈”的出现,无疑是片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朝拜时大臣将蝈蝈送给溥仪还是溥仪老后参观故宫时的再次出现,都似乎是在暗示着溥仪被囚禁的一生,同时也像是在反应中国政治制度的革新。当皇帝的母亲来看溥仪时,却只能通过纱帘子与其对话,体现出了两人之间深深的距离与隔阂。而当溥仪与溥杰对话时,其身后一个低头卑微的仆人现在台子上,似乎是在表现皇帝尊贵身份下一颗孤独的心。而当得知阿嬷被送走后影片将溥仪的奔跑追逐动作化为了一个小点,体现出了他在传统的封建势力下之渺小。而在溥仪出狱后“红灯行,绿灯停”更是隐晦地向观众诠释了文革时期的荒诞与错位。

作为Bernardo Bertolucci荣获了九项奥斯卡大奖的力作,《末代皇帝》除了拍摄技巧方面的精湛外,当然也拥有着与其他相同题材电影相比更为特别且独到的内容阐释。首先,与大多数国内导演拍摄的电影相比,《末代皇帝》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重在讲述历史,而并未在内容方面加入过多的政治倾向和大肆渲染。其次,其敢于涉猎并拍摄一些现代人习惯避讳的历史问题,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这些在其他电影中少见却能让人震撼的镜头使得这部电影深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一名意大利导演能将中国末代皇帝的故事拍摄的如此淋漓尽致,片中中国人全英的对话让作为一名中国观影者的我产生了些许的遗憾,但这部电影的确让我深刻感受和了解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对错。”

影评三:

一直很好奇,作为一部重量级的电影,为什么《末代皇帝》总是容易被人遗忘。溥仪,中国漫长帝王史的最后一个主角,如此无奈而可悲,夹在那厚重的历史墙缝里,身不由己的演了一出百态辛酸的戏。

这个人,在勾心斗角的深宫里,莫名其妙的就当上了皇帝。年仅三岁的溥仪,小小就失去了父母之爱,失去了亲情,被生生与家人分开,昨日父母,今日臣下,成为了黑暗广阔的紫禁城里唯一的男人。影片里,小溥仪站在太和殿,接受群臣觐见,庄重严肃的场景里,战战兢兢的一大片人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幼小孩童跪拜,而孩子则纯真的乱动乱看,滑稽的对比中,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正被命运推向一条怎样的道路。

六岁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逊位。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囚犯,作为大清的皇帝,却终生不能离开空旷而狭小的紫禁城。他只能每日玩蛐蛐,想尽法子在高深的宫墙内找点乐子,打发时间。根据其自传《我的前半生》所写,每日和宫女太监厮混,又缺乏亲情与友情,于是变成了一个极度自我的人。只有奶妈教给了自己一些做人的道理和人世的规则。十三年后,溥仪已经长大了,军阀冯玉祥逼宫,溥仪第一次被迫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紫禁城,搬到了外面,此时,那个无聊而苦闷的安乐窝没有了,漂泊中,他开始了与日本人的接触。

918事变之后,溥仪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再当皇帝,再对人吆喝,于是被日本人接来了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可是梦想破灭了,天真而无比自我的溥仪才发现,自己这个皇帝不过是个空架子,别人根本不在乎,也不崇敬,自己被迫变成了“总统”,在总统府里,成了日本人金笼子里的一个橡皮图章,每日只是签署日本人拟好的公文发布,连反驳的权力也没有。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在总统府里却处处要看日本人的眼色行事,尊严此时已经被践踏的一无所剩了。

日本战败后,溥仪被苏联俘虏,然后遣送回国。再次回到北京,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接受了社会主义的劳改和再教育,最后,得到赦免,他选择成为了一个花匠。也许,这才是他最好的结局,正如历史书上所写,作为末代皇帝,经历了如此多的风雨变革,他算是最幸运的了。最后,当白发苍苍的溥仪再次来到已经变成旅游景点的紫禁城,走进昔日自己曾经坐过的太和宫,往事如潮水一样涌来。几十年过去了,外面的世界和自己都变了,只有宝座依旧啊!穿过一群观光的孩子,老年的溥仪颤颤巍巍的拿出了年少时藏在金銮宝座后的蛐蛐罐,一打开,一只鲜活的蛐蛐跳了出来,黑黑的身躯,闪着油亮的光,苍凉、大气、优雅、沉重、凄婉、华丽就是这部电影最鲜明的特色。

导演对色彩的敏感与大胆运用,使得全片的情感与氛围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了。同样是黄色,在片头,慈禧皇太后出现的时候,它给人的是一种压抑、尊贵和不能冒犯中透露出些许诡异,而在结束时,溥仪走进金銮殿,黄色成了时间的颜色,苍凉的颜色,岁月变迁,世事无常,一切都在那抹昏黄中的。

皇帝是什么,九五之尊!漫长的历史里,出现过许多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皇帝。可是,当封建大厦倾倒之际,溥仪,却只拿到了这样一个沉重的帽子。乱世是残酷的,年幼的溥仪,失去了亲情,换来了皇位,没有得到权力,却养成了骄横与自以为是的性格。当他走出皇宫,没人再对他卑躬屈漆的时候,当他变成日本人手里的一个傀儡时,现实的残酷就渐渐展现出来了。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失去了父母。成年了,爱情却由不得自己选择。当孙殿英挖了祖坟,他除了气急败坏,大吼大叫之外,什么也做不了。他努力像伟大的先祖们学习,可是每一次努力都只被现实更大力的打回来,摔得更惨。于是他妥协,他沉沦,他绝望。当看着心爱的女人婉容被拉走,自己像狗一样在雪地里追赶日本人的汽车却根本无人理睬时;当在战俘营里,发现自己连鞋带也不会系,离开弟弟就寸步难行时,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皇帝的帽子太重,我戴不起,如果能再选一次,我宁愿做一个平凡的老百姓。所以,改造特赦之后,他选择当一个与世无争的花匠。

溥仪,一个皇帝,却终生像一个孩子一样,心智似乎永远也成熟不了,年轻时候以为自己是皇帝,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周围的人都对自己恭恭敬敬,想打谁就打谁,永远没人反抗自己。中年之后,却发现自己连个老百姓都不如。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被推进了历史的滔滔洪流,经历了一生的颠沛流离,只是痛苦,却没有长大。所以,当文革开始了,全国一片红,他在大街上看到那个昔日牢里照顾自己的监狱长,忍不住跑上去对疯狂的人群说:“他是好人,他是好人啊!”没人听见……看到这里,不知道应该笑还是哭。当他晚年,成了园丁,有一天,他觉得自己不应该一辈子靠人照顾,于是拿起扫把去扫地,可是转了一圈就迷路了。也许,溥仪就应该永远呆在父母身边,当一个普通的孩子,而不是戴上皇冠,演了一出哭笑夹杂的沧桑。

不过,我们也应该感谢历史,在这乱世的变迁中,依然留给了溥仪几个贴心照顾他的人,留给了他几丝温暖的真情。

离开的父母的小溥仪,在优美的莲花池畔哭泣,乳母走来了,轻轻解开自己华丽鲜艳的衣服,露出嫩白的乳房,给没有母亲的小溥仪喂奶,一时间,池水涟漪,荷花羞涩,美。庄士敦与陈宝琛作为溥仪的老师,对溥仪悉心教育,倾尽心血,后来,庄士敦被迫回国了,还依然在万里外想法帮助颠沛的溥仪,陈宝琛则鞠躬尽瘁,直接到死都跟在了这个已经不是皇帝的主子面前,忠诚感人。婉容,溥仪最爱的女人,在大婚的夜里,温柔的把手足无措的溥仪搂在怀里,她真美,鲜艳欲滴的红唇,给了溥仪最难忘的爱情。当所有人都离开自己,在牢房里,不能自理的溥仪已经成了其他囚犯的笑话,只有弟弟,还能在他鞋带散开时,默默低下头帮他系起来。

六十年,可以有什么,偏僻闭塞的小村里,六十年花落花开,人去人来,依旧依旧。而中国的这六十年,从清王朝到民国再到共和国,沧海桑田,白云苍狗。经历了宏大的战争,辛酸的离别生死,甜美的爱情与波澜壮阔的改朝换代,看着手里那只鲜活的蛐蛐,仿佛把它藏在椅子后面就在昨日。身边这些天真的蹦蹦跳跳的孩童,不就是六十年前的自己的么。父母、恩师、乳母、日本人、婉容、弟弟、*********,一张张面孔,如同幻灯片一样闪过,然后模糊。六十年,白发对宫阙,什么都没变,什么都变了。

最后,暮色温暖的夕阳里,当小孩看着老人手里的蛐蛐出神时,老人不见了。一页历史翻过,他已经和那个旧日的王朝,和脑海里回忆中的人一起,埋葬在了新时代的黎明前。

导演是意大利的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遥远的意大利,对中国这个东方的古老国度怎样痴迷的我不清楚。不过,在这部色彩浓郁,气势磅礴厚重的史诗里,我们看到了导演独到的美的追求与体验。影片拍摄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紫禁城也是第一次全面打开给外国导演拍电影。厚重宫墙里的历史,透过镜头,传递到我们眼前,苍凉沉重。

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我们记住了尊龙,记住了陈冲。他的无奈,她的美,让人心动。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唯美的文章、句子、散文、诗词、作文、语录、字典、词典、成语等,每天正能量离不开小百通网!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