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清] 纳兰容若/207℃/2024-06-27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简介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表述离愁别恨的词。该词表达的是离愁别恨。上片追忆过去,描写一对恋人分携红豆的场景。下片写恋人分别后的隐恨和幽怨。最后以“一种烟渡各自愁”一句道出自家非同寻常的愁怨,似有更深的隐忧。颇含不尽之意,令人回味无穷。

翻译/译文

雨刚刚晴,远处升起暖暖雾气。幽静的小园里繁花落尽。 伸手轻轻摘下一双红豆,低下头,想起了我们生死相隔,不由泪流满面。

人离开了就像这过去的春天容颜不再,繁华易失。拿着酒临溪伤神。就算是有人面桃花,一叶扁舟,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注释

①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②红豆子:即相思树所结之子。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色鲜红或半红半黑。古人以此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③卮酒(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酹(lèi):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

④“别自”二句:意谓与你分别之后,定然还有人在这里乘小船作别。桃叶渡,渡口名。地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王献之于此歌烦其妾桃叶而得名。后人以此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分别之意。

⑤“一种”句:谓同样的烟波渡口,同样的分别,但各人却有着各自的离愁了。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这又是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词作。“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首句描写了刚下过雨后的小院情景。风雨初晴,小院中落花满地,显得十分幽静。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种幽静的意境中,可以看到分别在即的两人相对无语泪满眶的景象。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爱人采下两颗红豆,低头和词人说着分别的话语,说着说着,不禁泪流满面。“红豆”,古人常用其象征爱情或相思,唐代诗人王维就曾以红豆为意象,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石尤”是纳兰引用到的典故。纳兰用到这个典故,是说女主人公希望能够效仿石尤氏,化作大风阻止爱人远行。但是天不遂人愿,女主人公的愿望终究破灭,爱人最终乘船离去,分开的两人只能独自品尝自己的忧愁。

全词的上片追忆往昔,下片则描写别后幽情。“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爱人离开之后,好像连春天也被他带走了,以酒践行时甚至祈祷船在行驶时能够遇上顶头风。

淡淡的白描,平实如话,真实地传递出女主人公在爱人即将远行时内心中所表露出的愁苦之情,读后别有一番韵昧。 

名家点评

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古籍研究所学者张秉戌《纳兰词笺注》:“此篇写离愁别恨。《瑶华集》有副题《孤舟》。从词意看,或人在舟中,或人见孤舟而起兴云。上片追忆往日分携红豆之情景;下片写别后的幽情怨恨。其结句‘一种烟波各自愁’道出自家之愁非同一般,似有更深的隐忧。意含深婉,耐人寻味。”

现代学者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当为送别侍妾而作,可能作于康熙二十四年春,送沈宛归江南。……‘别自’句谓昔年王献之曾于桃叶渡送别侍妾桃叶,今又有人送别侍妾矣。‘一种’句谓同样为烟波所隔,离别者与送别者各自有忧愁。”

现代作家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为送友南归词。虽不忍分携,念其中‘别自有人’盼夫归,故惟祷其一路顺风而已。以词中节令看,似作于康熙十五年夏严荪友南归之际。” 

  • 秋望郭钰 [元]

    长啸动岩壑,秋风生满林。片云随雁度,疏雨约蝉吟。燕马关山远,吴船岁月深。归来苏季子,何用苦多金?...

  • 赠杨樵隐应炎谈命文天祥 [宋]

    莘郊一介,尧舜君民。薇山二难,百世忠清。富春耕叟,涕洟云台。终南遁士,仕宦梯媒。是数公者,俱以隐名。木石一迹,霄渊异情。...

  • 骊山感怀宋无名氏 [宋]

    武帝寻仙驾海游,禁门高闭水空流。深宫带日年年色,翠柏凝烟夜夜愁。鸾凤影沈归万古,歌钟声断梦千秋。晚来惆怅无人会,云雨能飞...

  • 双鹤轩为鲁嗣衡赋凌云翰 [元]

    开轩正在西湖上,双鹤偶来能守扉。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秪道在阴其子和,宁知去郭昔人非。仙家楼子曾相近,好伴孤云...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