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彷徨》

[近现代] 鲁迅/111℃/2024-05-19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简介

题《彷徨》是1933年3月2日,鲁迅送《彷徨》给日本人山县初男,在书上题写的诗。本诗可见鲁迅的彷徨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它不是颓唐,而是有进取,有奋斗。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心境。

注释

《彷徨》: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写的《祝福》等十一篇小说。

新文苑:指“五四”以后的文艺界。鲁迅认为当时的新文化界很寂寞。

旧战场:作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这三年间,倒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

两间:指新文苑和旧战场之间。

荷:肩负着。

彷徨:游移不定,不知往哪儿走好。

赏析/鉴赏

作品赏析

本诗可见鲁迅的彷徨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它不是颓唐,而是由进取,有奋斗。而且,鲁迅的这种彷徨的心境,后来在斗争中很快地改变了。他在1926年11月就说:“我已决定不再彷徨,拳来拳对,刀来刀当,所以心里也就舒服了”(《两地书·七九》) 鲁迅写《题<彷徨>》这首诗时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他已没有孤独、寂寞、彷徨的心情了。他写这首诗,固然是为了介绍自己写这本书的情况,以便友人更好的理解这本小说;更重要的是,鲁迅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这一段路程,严于解剖自己,不断前进。(《两地书·七九》)

创作背景

“五四”运动以后,时代在前进,新文化战线运动的统一战线发生了分化。胡适等人组成了“现代评论”派,向北洋军阀政府靠拢。而作为新文化运动左翼的、初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李大钊等人,则投入到实际革命活动中去了。鲁迅是坚持进步的,但他那时还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新文化战线发生的分化现象。他觉得在原来的阵地上战斗的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因而有了孤军作战的感觉,产生了寂寞和苦闷的心情。

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曾回忆了当时县文化战线的分化和他的心情。他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由得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这么会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物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在这里坦率地解剖了自己当时的寂寞之感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的心情,但鲁迅已经认识到“这是很不好的”,他要继续前进,努力去找新的道路,决心“以后不再这模样”。

鲁迅后来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又谈起过当时的情况:“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零至二二年这三年间,倒限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鲁迅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了收入《彷徨》的一些作品,他自己认为“也减少了热情”(《且介亭杂文二集》之《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鲁迅的这两段话,都是他后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后,对自己写《彷徨》时的情景的分析。这对于理解《彷徨》和《题<彷徨>》诗,是十分重要的。

  • 偈颂四十二首·尧仁广被三千界释祖先 [宋]

    尧仁广被三千界,舜德长敷亿万年。珍重圣恩何以报,只凭一炷海檀烟。...

  • 过东林吊沈文伯一首王阮 [宋]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宁虞就日馆,不返度淮舟。死节千年在,私家万事休。重来联句地,清泪接溪流。...

  • 烛影摇红·红梅张雨 [元]

    休击珊瑚,怕惊幺凤枝头睡。看花犹自未分明,雪在空阶砌。步障齐奴故里。尽一幅、仙人绛袂。妍丹吮粉,拟觅生绡,芳心难寄。姑射...

  • 偶成岑安卿 [元]

    溽暑南州甚,我来成感伤。日长聊假寐,梦短亦还乡。水汲龙津渌,茶烹凤苑香。长歌忆归去,屈指待清商。...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