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唐] 张谓/381℃/2024-06-01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翻译/译文

译文

通往铜柱朱崖的道路艰险崎岖,登坛封拜的伏波横海曾效驰驱。

百越的土人自愿进贡珊瑚宝树,汉代的使者何劳又去辨诬洗污。

奔驰山中的驿马担心日已向暮,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风雨。

这些珍奇宝物从来都很难得到,只恐贤明的君主顾也不肯一顾。

注释

1.杜侍御:名不可考。侍御,官名。诗人另有《送杜侍御赴上都》:“避马朝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则所谓“送贡物”是将岭外珍宝专程送往长安。

2.铜柱朱崖:指南方边远地区。铜柱: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按所立铜柱在今广西分茅岭下。朱崖:又称珠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

3.伏波:汉马援曾为伏波将军,韩说曾为横海将军,两人都曾率兵南征。登坛:古代封拜大将,都要筑坛受命,然后出师。

4.越人:泛指南方人。五岭以南,古为百越之地。珊瑚树:《太平御览》卷八百零七引《海中经》:“珊瑚生于海中。……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古人以为珍饰之物。

5.獬豸(xiè zhì)冠:御史所服之冠。《旧唐书·舆服志》:“法冠一名獬豸冠,以铁为柱。其上施珠两枚,为獬豸之形,左、右御史台流内九品以上服之。”獬豸,类似羊的神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

6.难得:指稀世的珍宝。《老子·上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言古代明君屏绝稀奇珍宝,免使臣下逢迎其欲,以图恩宠。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远在先秦时代,岭南就与中原有了交往。秦汉至唐时期,随着行政区域的设置和海上道路的开通,岭南与海外及内地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岭南重镇番禺(今广州市)逐渐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埠,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有着各种奇珍异宝。经贸的繁荣,使地方官员有了膜货的物质基础,也为他们提供了讨好朝廷的条件。他们在中饱私囊的同时,没有忘记向皇上“送贡物”,以谋求权力的巩固和官位的晋升。作者在任潭州刺史时有感于这种世事便创作了此诗。

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地方官员以进贡方物为名,行市恩买宠之实的诗,词微义显,言正行方,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该强取。首二句由怀古领起。“铜柱”、“朱崖”,暗指杜侍御出使的地点,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拜将坛、征讨东越之地。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如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取悦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相对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就是从正面进言。意思是说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要。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夺取贡物,未必能取悦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尽,还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及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艰难行驶。两句将杜侍御为逢迎,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含更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消息,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此诗紧扣御史的职责和其卑鄙行为,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讽刺的效果。

  • 缺题沙上鬼 [明]

    长风吹浪海天昏,兄弟同时吊屈原。千古不消鱼腹恨,一门谁识雁行冤。红妆少妇空临镜,白发慈亲尚倚门。肠断不堪回首处,一轮明月...

  • 晨光亭夹径草深庵僧澄锄去之将种桃李朱翌 [宋]

    径荒随处长蓬蒿,忽告通幽且尽薅。已问花翁移郁李,竟从金母折蟠桃。住庵事简吾何力,种树功高子有劳。吏用公材当小试,把锄来趁...

  • 乌祈酒二首·入到严州不识田杨万里 [宋]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 游虎丘蔡令将 [宋]

    佳时结胜游,与子棹兰舟。路近云烟霁,岩深水木秋。临风伤远日,感慨发诗愁。乐事真难偶,年光若转头。...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