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清] 纳兰容若/401℃/2024-06-27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简介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题画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西山秋爽图所画之景,斜晖脉脉,山林萧疏,绝顶之上,一孤僧悠然闲坐;下片写词人的感触,画中老僧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让他无限向往,他也希望能够摆脱尘累,去享受恬淡平静的时光。全词物我交融,情景相谐,用词清丽,有一种云淡风轻的静谧感。 

翻译/译文

空旷的山岭中,连寺庙的颂赞声都消歇了,月亮和它的影子一并沉映在水中。尘世外一方幽境,悠然自得,不许有尘世的侵扰。岁末时节,回忆起曾经游玩过的地方,仍然记得夕阳西下时疏林上的一抹霞光。高山顶上的茅草僧舍中,年老的僧人正在独自吟诵佛经。

拄杖行走于云山之中,安然垂钓于溪头之上,拨弄琴弦于涧水之岸。(如此隐居山中,云游一生)能穿破几双木屐?我赏画神游的心境又有谁能够理解?我欲脱离宦海,回首往事不过是梦一场,何日才能实现弃官隐居的愿望?怕是这隐居的约定,只得在这幅画中兑现了。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

西山秋爽图:据清高士奇《江村书画目》,高士奇曾藏有元人盛懋所绘《西山秋爽图》,词人所题咏者或即此画。西山,在北京西郊。

梵呗(fàn bài):佛教作法事时的歌咏之声。

半竿斜照:明汤传楹《前调·与吴维申甫及》:“半竿斜日,一秤残局,且作浮生谱。”

绝顶:山之最高处。

老衲:年老的僧人。

锡:锡杖。僧人所持的禅杖。其制为杖头有一铁卷,中段用木,下安铁纂,振时作声。梵名隙弃罗,取锡锡作声为义。《得道梯橙锡杖经》:“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晋竺僧度《答杨苕华书》:“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炜晔之色,不与易也。”

溪头:犹溪边。《水经注》:“渭水之右,蹯溪(水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周吕尚未遇文王时垂钓处)……水流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

涧边琴:《宋书·隐逸传》:“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吏张邵与颐姻通,迎来,止黄鹄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涧甚美。颞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颗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

几两屐(jī):即“阮家屐”。泛指木屐。《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余两小簏,以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自叹曰: ‘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卧游:谓游目山水画以代游览。《宋书·宗炳传》:“有疾还江陵,叹日:‘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偏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槐安:槐安国或槐安梦的省称。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和南柯郡。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何日得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喻弃官。南朝齐孔稚圭《北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布袜青鞋:布袜,草鞋,多指隐者或平民装束。借指隐居。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书山水障歌》:“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宋辛弃疾《点绛唇》:“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题画之作有类咏物,既要有物又要有人,人物交融,不即不离,方为佳构。此篇即是有如此特色的一首。此中之物是作画者所画之图,即《西山秋爽图》,人是赏画之人,也就是作者纳兰性德。词人将所题之画作了传神的描绘,又于画景之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上片侧重于图画中景物与意境的描写,下片侧重于刻画观画的感受与心情。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隐士生活为许多古代士人所倾慕。空山不见人,青枝茂密,绿叶扶疏,一个简朴的小茅棚里,老僧正微闭双目虔诚地念诵经卷。他是念诵的《金刚经》还是《心经》,不可而知,只听到梵音声声在静谧的山林中悠远回荡,把寂静的夕阳无限拉长。诗人对这种生活产生了无限向往,看着这幅画作,禁不住神游开去,觉得官宦日子真是受罪。同对也表达了愿望难以达成的矛盾与无奈的心情。 

名家点评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纳兰性德委实是虔诚的佛教徒。他还以恬静的笔调描绘佛寺的清幽,向往虚空寂灭的境界。……词里说‘何日得投簪’,以践‘布袜青鞋’之约,这也表明,他真希望有朝一日像画里入静的老僧那样,结庵于西山绝顶!享受着世外梵音。” 

  • 秋望郭钰 [元]

    长啸动岩壑,秋风生满林。片云随雁度,疏雨约蝉吟。燕马关山远,吴船岁月深。归来苏季子,何用苦多金?...

  • 赠杨樵隐应炎谈命文天祥 [宋]

    莘郊一介,尧舜君民。薇山二难,百世忠清。富春耕叟,涕洟云台。终南遁士,仕宦梯媒。是数公者,俱以隐名。木石一迹,霄渊异情。...

  • 骊山感怀宋无名氏 [宋]

    武帝寻仙驾海游,禁门高闭水空流。深宫带日年年色,翠柏凝烟夜夜愁。鸾凤影沈归万古,歌钟声断梦千秋。晚来惆怅无人会,云雨能飞...

  • 双鹤轩为鲁嗣衡赋凌云翰 [元]

    开轩正在西湖上,双鹤偶来能守扉。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秪道在阴其子和,宁知去郭昔人非。仙家楼子曾相近,好伴孤云...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