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二十

[晋] 陶渊明/395℃/2024-06-02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赏析/鉴赏

其二十(1)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2)。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3)。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4)。

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5)。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6)。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7)。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8)。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9)。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0)。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

[注释]

(1)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

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

(2)羲农:指伏羲氏、神衣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3)汲汲(jí级):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

闭失。《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4)凤鸟虽不至: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

盛世。《论语?于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暂得新:据《史记?孔子世家》

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5)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绰):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dài 代):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6)这两句指秦始皇焚书事。(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奏书:“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诸守、尉杂烧之。”

(7)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

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8)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近。

(9)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所问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

之道而奔走的人。问津: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

(10)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陶渊明自己所戴的漉(lù,过滤)酒巾。《宋书?隐

逸传》载,渊明“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11)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

世间少有人朴真。

鲁国孔子心急切,

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

恢复礼乐面貌新。

礼乐之乡微言绝,

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儒生,

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

无人再与六经亲。

世人奔走为名利,

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

空负头上漉酒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

望君愿谅醉乡人。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 酬黄都官舟次近垌见寄次韵余靖 [宋]

    南州苦炎酷,薄宦淹翘隽。怡然贤者心,五稔若一瞬。归程江海遥,永日风波进。屡经溪壑险,且乐帆樯顺。忽传邮驿音,雅什浑金振。...

  •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其二薛时雨 [清]

    一代文章道德高,源开苏海接韩潮。大名岂藉亭为重,遗爱应如社不祧。薄采蘋繁供野祭,补栽松竹护疏寮。我来合许陪舆从,六一泉邻...

  • 赠欧阳秀才刘威 [唐]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偶来水馆逢为客,旧熟诗名似故人。永日空惊沧海阔。何年重见白头新。权门要路应行遍,闲伴山夫...

  • 宠辱胡宏 [宋]

    宠辱无休变万端,阿谁能向静中看。消磨利欲十分尽,免得临机剖判难。...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