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东游

[唐] 温庭筠/196℃/2024-06-27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简介

《送人东游》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写送别,“浩然离故关”一句确立了诗的基调,由于离人意气昂扬,就使得黄叶飘零、天涯孤棹等景色显得悲凉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动人。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虽是在秋季送别,却无悲秋的凄楚。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慷慨悲凉,有秋景而无伤秋之情,与人别而不纵悲情,毫无作者“花间词派”婉约纤丽的文风。

翻译/译文

荒凉凄清的边塞落满黄叶,你怀着浩然之气离开故关。

太阳初升时离开郢门山,高风吹帆很快就到达汉阳渡口边。

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

何时我们才能够再次相见,共举酒杯抚慰你别后愁颜。

注释

⑴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⑵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⑶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⑷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⑸江:指长江。几人:犹言谁人。

⑹孤棹:孤舟。棹:原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后引申为船。

⑺何当:何时。

⑻樽酒:犹杯酒。樽:古代盛酒的器具。离颜:离别的愁颜。

赏析/鉴赏

这首《送人东游》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一。下面是古典诗词鉴赏家赵庆培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人在秋风中送别友人,倍感凄凉,对友人流露出关切,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这首诗意境悲凉雄壮,情真意切,质朴动人。

首联发端,起调甚高。按首句,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的确令人难以忍受。然而次句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友人此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气象格调,自是不凡。

颔联两句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初日,点明送别是在清晨。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郢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两地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不会同时出现在视野之内,这里统指荆山楚水,从而展示辽阔雄奇的境界,并以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为友人壮行色。

颈联仿效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赋予两重诗意:诗人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大概正望眼欲穿,切盼归舟从天际飞来。几人,犹言谁人。“江上几人在”,想象归客将遇见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诗人早年曾久游江淮,此处也寄托着对故交的怀念。

尾联写当此送行之际,友人把酒言欢,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依依惜别之情意。

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论时间,一笔宕去,遥遥无期;论空间,则一勒而收,从千里之外的“江上”回到眼前,构思布局的纵擒开合,是很见经营的。

  • 状元峰钟宿 [宋]

    马蹄一日遍长安,萤火鸡窗千载寒。从此锦衣归故里,文峰高并彩云端。...

  • 晓登吴山二首·汉鼎犹分二陈杰 [宋]

    汉鼎犹分二,梁瓯未阙全。宸居本无外,王业偶成偏。艺祖肇各祀,嫡孙方四传。会将新雨露,遍洒旧山川。...

  • 颂古二十八首·生涯如梦若浮云释道川 [宋]

    生涯如梦若浮云,活计都无绝六亲。留得一双青白眼,笑他无限往来人。...

  • 秋风亭下泛舟乔宇 [明]

    荒庭寥落野烟空,汉武雄才想像中。汉鼓应声开画昚,帆樯飞影动晴虹。山分秦晋群峰断,水入河汾两派通。少壮几时还老大,不须回首...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