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

[宋] 段成己/492℃/2024-06-14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於。

少日功名空自许,

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

凭画作,倦游图。

赏析/鉴赏

【注释】:

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隐居之了。段成己金末曾中进士,官玉宣阳主簿 。不久金亡 ,与兄克己隐居龙门上。词的上片写居室周围的环境,下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 。“闲”字是一篇之眼。景闲,心闲,人闲。阶前溪水溅玉,屋后山鸟相呼,万物无心任性,是之谓景闲 。既不须奔走仕途 ,劳形案牍,也不须防人倾轧,终日焦虚,是之谓心闲。词人月下垂钓,雨中锄瓜 ,栽花读书 ,是之谓人闲。有此三闲,何东西不为 ?故词中曰“爱吾庐 ,惬幽居 ”,这里的“爱”、“惬 ”,不仅表现了作者欢悦的情绪,而且表明了作者的志趣。然而,从“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这几句为,其中又隐藏着辛酸味,有一种万不得己”的心情。由于时移世变,又不甘奉事新朝,他只能闭户隐居 ,以“闲”自乐了。功名事自是免谈,何况“老矣”!

假如全篇只写一个“闲”字,亦未免浮浅。作者不说这是一篇“闲居赋”,却称之为“倦游图”。“倦”与“闲 ”相对而又相伴 。“ 倦 ”是对时世事而言,“闲”是指归隐之乐 。词中主要笔墨是写“闲”,但上、下两片结尾透露“倦”意。“倦”是“闲”的促进剂。有了“倦”字相映照,这个“闲”字就有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含。其中包含对干戈挠攘的逃避,对功名利禄的否定,也包含着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格理想。这是作者对半生经验痛苦反思的结果。结句谓吹起摩诘于九原 ,将自己的生活画作“ 倦游图”,当然想到过王维是个山水画大名家,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王维也曾隐居于蓝田辋川,与作者为同调,句中含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意思。作者另有《醒心亭 》诗曰 :“ 窗前流水玉泠泠 ,窗下高人酒半醒。⋯⋯说似功名场上客 ,倦游时节一来听。”拟议中的“图”何以以“倦游”为名,由此诗而更觉清楚了。

词中的写情景,看上去非常单纯,实际处“隐含着对比 。少日志在功名 ,今日乐在归隐,人世之纷乱,与自然之和谐,等等。不仅今与昨是对立的,眼前的和谐之中也潜伏着内心的冲突。词人在自得自赏之余,想起少年时的志向,因世变而终止,止水般的心里也不免荡起感伤的微澜。只是这个生活的大弯儿无法转回去,作者仍注目于眼下的自适,以维持内心的平衡。这种对立。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志,使作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

  • 题广昌馆韩愈 [唐]

    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

  • 行香子·朝也防心谭处端 [元]

    朝也防心。暮也防心。恐心生、熟景来侵。多能术艺,书画棋琴。更不生贪,不着爱,步瑶岑。善也由心。恶也由心。善心闲、恶意狂寻...

  • 范掌书丘葵 [宋]

    出佐绣衣使,八州人共欢。一句司光笔,六计问周官。雁鹜手持进,豺狼胆自寒。岂惟重台省,风采动朝端。...

  • 到徐晚村点木箔白换卑三首·山民垦种不供炊陈著 [宋]

    山民垦种不供炊,专把山林抵岁支。父子风涛关性命,官司分寸取便宜。泽梁无禁是三代,竹木有征何待时。便尽放宽能几许,低头不问...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