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清] 翁格/238℃/2024-06-02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简介

《暮春》是清代诗人翁格的诗作。这是首借景抒怀诗,首句一扫叹春、惜春的哀怨情调.不同凡响。次句描写暮春鲜花凋谢的自然景象,紧扣题意。三句转折,只要花根不死,仍大有希望。末句是对来年春天东风吹拂、鲜花盛开的想象。全诗从困顿中看到了希望,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翻译/译文

不要埋怨大好春光归去匆匆,剩下几朵红花点缀一下花丛。

只要将花的根子留在地里,年年都会有按时吹来的东风。

注释

1、暮,晚,将尽。

2、莫:不要。

3、花余:花已谢尽,仅剩几朵。

4、将:语助词,得。

5、蒂(dì):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6、岁岁:年年

7、东风:春风,这里喻指花开。

赏析/鉴赏

这首诗一开始便发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莫怨春归早”

大好春光是人人喜爱的,可是经不住几番风雨,几番狼藉,匆匆春又归去。面对一片惨红愁绿,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曾为之黯然神伤,不是责怪东风无情,任意摧折百花,就是自恨无计留得春光常在。大量抒写伤春、惜眷情怀的诗词,几乎都在为春天即将离去雨伤感怨嗟。此诗作者却在这里力排众议,说道:“莫怨春归早”

“花余几点红”,诗人已经看到,春天盛开的百花正在凋萎,稀稀落落的几朵残花分明在告诉他春将归去。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唐沮丧,仍是那样地坦然乐观。“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花开花落,原只是一时的现象,春去秋来,却是宇宙间的永恒规律,虽然今天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只要花根不死,花茎还在,到了来年,在东风吹拂下,仍会萌发新芽,开出新花,重新展现出大好春光。浩荡东风岁岁有,春天自然也会年年来到人间。

推而广之,人生的境遇也同样如此。用不着为一时的挫折,暂时的逆境而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留得根茎在,哪怕风横雨狂。今年遭了灾,明年又逢春。伤感叹息无济于事,不妨乐天知命,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哲学启示

暮春到了,花园中只留下了几朵红花,万紫千红的春天似乎已经过去了。但是,不要埋怨春天离去太早,有所失落。春天年年到,只要留得根株在,来年春风一吹起,便又是万紫千红。至此,不难看出此诗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第一,春天来花儿开,春天去花儿落,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第二,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它的内因决定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只要“留将根蒂在”,又有了一定的外因条件,即春风吹起,它还会重新开花。第三,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遵循“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花儿开一花儿落一花儿开”,这个过程是必然的。联系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总会有曲折,而这首诗正是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前途失去信心。

  •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其一陈献章 [明]

    也曾收拾定山书,三月天曹谢事初。见说定山长在病,当时不出意何如。...

  • 春晚事隙偶作周廷用 [明]

    吏道谢迫束,凝神悦闲敞。纵步缘阶除,流目睇林莽。荃荑吐芳蕤,山泉发幽响。风声褰闲帷,月华洞虚幌。伊予奉王命,阅岁居边壤。...

  • 鹊桥仙·丁亥七夕吴山 [宋]

    将秋尚夏,月娟云巧。更湛碧、星河清渺。女牛相别动经年,弟未识、离踪多少。...

  • 简陈彦友陈伯谐陈伯纯陈遂良刘炳 [明]

    飞舄长弓紫气高,驱驰王事寸心劳。乌桓月黑迷犀甲,雁塞云黄接虎韬。禁漏尚闻金琐闼,御香犹惹锦罗袍。刘郎老矣归来晚,花落山中...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