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古戍

[清] 纳兰容若/215℃/2024-06-26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简介

《南歌子·古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怀古词。上阙通过描写塞外风景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无奈与寂寥。下阕前两句承接上阕,继续铺写古战场萧然之景。全词多次用典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与寂寥以及纳兰对物是人非、家国兴亡的感叹。

翻译/译文

古老的营垒,成了乌鸦******之地,荒凉的城堡中野鸡恣意飞舞。这是什么时候的战火留下来的遗迹,曾经骁勇善战的英雄,他们的碧血丹心如今都被沙漠淹没了。

主帅的帐篷,曾经的胡笳,如今都已作古。千年悲叹,回首相望,古今多少是非,说来兴亡都是天定,岂是人为! 

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古戍:边疆古老的城堡、营。

饥乌:饥饿的乌鸦。

劫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后亦借指兵火。

碧血:为正义死难而流的血,烈士的血。典出《庄子·外物》:“入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起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就把忠臣志士所流之血称为“碧血”。

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此处谓沙漠。

玉帐:主帅所居的帐幕,取如玉之坚的意思。

金笳(jiā):胡笳的美称,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管乐器。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边塞词,不啻是一篇吊古战场文,悲康康慨。

首句即吸收李白《战城南》“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塞》“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的诗意,表现了萧萧古戍、饥乌群集的惨切之景。次句,“荒城野雉飞”,是化用刘禹锡“麦秀空城野雉飞”句意,把古战场阴森怖栗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接下“何年”三句,颇有唐朝边塞诗的味道,但容若毕竟又不是岑参那类边塞诗人,唐时的边塞诗是荒凉中透出豪迈,容若却是豪迈转向了凄凉。“何年劫火剩残灰”,是哪年的战乱造就了如今一切的皆似残灰,惨淡的历史已遥不可考,如今只有看英雄们当日的碧血,化作了这蛮荒的土色。 “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容若此处谓,君不见那些忠魂碧血,不管何方埋骨,到头来不都是付与这无边瀚海了吗?上阕,占戍、荒城、劫灰、碧血······组成的是一幅凄惨悲凉的大漠边城之景,奏响的是一曲旧堡败垒的苍凉沉郁悲歌。

下阕前两句承接上阕,继续铺写古战场萧然之景。“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军中将帅的军帐再也不能分开营垒,悲咽的金笳也已永远停吹了。“空分”、“已罢”,四字写出昔景的黯然难以淹留。既然古战场遗下了残灰。遗下了英雄的战骨,玉帐成空,金笳已罢,那就说明厮杀斗争,恩仇荣辱,一切都成过去,于是,词人不禁废然道:“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东风回首”,出自李煜《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处是说如今回首前朝往事,但觉物是人非,事事皆休。所以,词人最终感言,兴亡之理,不在人为,而在乎天命,遂见纳兰词哀伤风骨。

在那片八旗子弟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上,容若既不缅怀“开国英雄”的功烈,更不悲歌慷慨,从中吸取振奋精神的力量,却在那里冷冷清清忧优戚戚地寻寻觅觅。这种行径,还真颇有点“不肖子孙”的意味。 

名家点评

近代叶恭绰《(解佩令)“题吴观岱贯华阁图”词序》:“纳兰容若风流文采几冠当时,其好与诸名流纳交,余以为别有气类之感,以其上代金台石部固为后金所殄灭也。余诵其词,有‘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句而憬然。” 

  • 新晴·日日霜晴客路乾项安世 [宋]

    日日霜晴客路乾,征人欢喜不辞寒。素娥青女相怜甚,将毋归来道路难。...

  • 入塞乔世宁 [明]

    沙海烽尘息,将军奏凯还。九边传露布,一夜到甘泉。天子开麟阁,都人望马鞭。定知金市里,甲第在今年。...

  • 和程适正见赠二首·其一李昭玘 [宋]

    壮岁干名幸起家,十年蹭蹬一长嗟。凭陵初托风前鹢,淘汰终随浪底沙。没得玄机问黄檗,却将齐物付南华。感君怜我贻佳句,一段秋光...

  • 参加国际朱熹学术讲座会有感冯友兰 [近现代]

    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何期千载檀香月,也照匡庐洞里风。...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