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淮安道中

[元] 萨都剌/367℃/2024-06-07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简介

《初夏淮安道中》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出网的鱼虾,著枝的梅杏;后两句描写了雨后初晴,路上行人来往的景象。全诗语言清新俊逸,生机勃勃,很有感染力。

翻译/译文

鱼虾活蹦乱跳刚刚出网,青色的梅杏已经挂满了枝头。

树上长满了嫩叶,春雨刚刚停歇,在这四月天里,行人从淮安经过。

注释

1.淮安:元为淮安路,治山阳(今江苏淮安)。

2.泼泼:象声词,鱼掉尾的样子。

3.著枝:挂在枝头。著,附着。

赏析/鉴赏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这两句对仗工整,描写了淮安初夏的景象。前句“泼泼”这两个叠字可以感受到渔民满载收获的喜悦。后句写梅杏“已著枝”,梅杏枝头刚长满青青的小果实,仿佛少女初长成时的青涩和明媚,蕴含着淡淡的矜持和欣喜。从物候上看,这也点出题目中的“初夏”。与第一句相比,第二句是静态的描写,一动一静,动者更显活泼热闹,静者更显恬静秀美。“泼泼”与“青青”两组叠字的对应,有“声”又有“色”,明快鲜艳,情致盎然。两句诗都没有提到山水,然而青山绿水的气息已跃然纸上。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春雨歇”,江南春天多雨,这里既实指一场春雨刚刚结束,树木得到春雨的滋润,满树新绿,青翠欲滴;同时又暗示春雨已过,夏天马上就到了,这正是春夏之交的时候。“满树嫩晴春雨歇”一句,又作“几树棠花初著雨”,与第二句遣词造句雷同,意境也不如“满树嫩晴”一句,一般不采用。最后一句表面上只是叙述自己途经淮安的事实,实际上在前三句的铺垫下,表露了诗人无限欣喜的心情:在这样美好的初夏时分,行走于江南水乡,是何等惬意。而江南明艳秀丽的四月天里,有诗人这样懂得欣赏美好事物的行人翩然而过,整个画面显得更为完美。

这首诗不用典,不逞才学,每一句都看似字句浅显,却令人耳目一新。乡人打鱼、梅杏着果、嫩叶初荫都是初夏的典型景致,自有一番田园风光的恬静宜人气息,通过鱼虾出网、梅杏青青、满树嫩晴等几个细节,却又显得大巧若拙。萨都剌的描写用词突出了“初夏”的蓬勃生机,同时又表达了自己看到这一景象时心情愉悦、怡然自得的感受。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清新自然,饶有风味,后人认为“天锡诗有清气”(清顾奎光《元诗选·序论》),是很有道理的。

  • 行路难齐己 [唐]

    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君不见楚...

  • 丰城疏山寺何中 [元]

    天气良晏温,山原足游衍。石溪试初涉,衣裳费牵挽。油油风力舒,恍恍烟色远。指峰左右赏,爱草行坐软。情兴俱笑谈,造诣各深浅。...

  • 寄怀章衢州辛越州赵蕃 [宋]

    江东去江西,道阻而且长。怀我金石交,每瞻鸿雁行。信州去衢州,道阻而匪修。黄花遂九日,明月负中秋。江东去浙东,江表邈剡中。...

  • 赠湖洲郡博曾甲山乡丈庞嵩 [明]

    文章畴昔仰湖郡,实履谁将复古诚。琢玉定须原抱璞,铸颜端喜获蜚声。两斋拆养惟安定,一乐寻真是伯程。庭下三鳣原有兆,先生从此...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