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中州乐府

[元] 辛愿/161℃/2024-06-01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华屋,白发老诸生。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背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

赏析/鉴赏

【注释】:

此词作于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辛愿青春年少时,即有仕途功名的愿望 。据史载 ,辛愿才高学博,精于《春秋》三传,而谙熟杜诗韩文 。然他“雅负高兰 ,不能从俗俯仰“(见《金史·隐逸传》),以至于与当局者格格不入。尤其老年,穷困潦倒,甚是凄凉。河山亭临别前,元好问、李献能二人曾设宴为辛愿饯行 ,辛愿当时无限叹喟:“平生饱食有数,每见吾二弟必得美食。明日道路中,又当与老饥相抗去矣,会有一日,辛老夫子僵卧柳泉、韩城之间,以天地为棺椁 ,日月为含王遂 ,狐狸亦可,蝼蚁亦可”。(元好问《中川华 》)。李献能、元好问即词中钦叔、裕之,二人皆辛愿忘年挚友。写此词时,元好问三十三岁,已于前一年中进士 ,但未选 ;李献能三十一岁,已于贞祐三年(1215)登第。

词人在河南孟津(今为孟县 )的河山亭道别二友,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留别词。“谁识”三句,凌空飞来,劈头发问,直泻胸中隐痛。“虎头峰下客”为词人自居。(虎头峰位于河南巩县 )以“谁识”反问 ,郁怒之中隐含一缕少年豪气,撼人肺腑。“清朝无路到公卿”,道出了他不得进仕的真谛,也是对“清朝”的极力讽刺 。“萧萧”两句则把笔墨拉回到暮年凄凉的现实中 ,“茅尾”前转以加之“萧萧”一词 ,更见环境的凄寒。“白发老书生”以枯槁憔悴,就仿佛站在眼前了。

词下片笔峰陡转,写挚友重逢的喜悦和对二人的深挚祝愿 。“邂逅”二句写出了挚友相逢后的喜悦。“对休”一词表现了三人深厚的友谊 ,“二妙”古时常用以指文华匹配的两人,词中“二妙”自然是指李献能、元好问二人 。“挥豪落笔”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 》中的“挥豪落纸如云烟”句 ,这里是赞李献之、元好问二人的惊人才华 。“他年”三句,转入对二人的鼓励与期望 。意为 :你们将来一起进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视,而不必以朋友为念忘记了今日的欢聚之情吧 !“蓬瀛”,借指翰林院。“蓬灯”为御前所用蜡烛 。取典于《新唐书·令狐冲出传》“绹为翰林院承旨 ,夜对禁中 ,烛尽,帝以乘舆莲花烛送还院。”

这首词题为“留别”,但全词不着一字 ,上片大抒感慨,下片写邂逅相逢 ,转写期望 。真是欲语还休,明言彼而暗及此。实是一种出奇制胜的笔法。

  • 月夜船行入资州范祖禹 [宋]

    忆昨卧碧山,苍苍丛桂间。白云为屏石为枕,绿萝长挂明日间。忽乘轻舟泛江水,山月随人还在此。白鹭惊飞宿霭间。青山倒卧沧波底。...

  • 长信宫刘得仁 [唐]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清风摇翠裾。...

  • 野豕徐渭 [明]

    谁猎野豨归,雕胡此日磾。辕生老难刺,公子立能啼。所贵膏弥脆,何由噬免脐。野人浑绝粒,一丈长青藜。...

  • 南歌子·烛点心光吐王吉昌 [元]

    烛点心光吐,云收性月辉。一壶冰莹振风威。万象参罗,魁斗斡璇玑。造化无为理,恢恢道化巍。冥冥杳杳契天机。鸠*神功,法界步云...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