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 杜牧/339℃/2024-06-2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译文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注释

①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4日或5日。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它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③借问:向别人请问。

赏析/鉴赏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 矮斋杂咏二十首·月夜吟华岳 [宋]

    一声残角送黄昏,独倚阑干空断魂。竹景扫阶尘不动,自挨明月闭柴门。...

  • 题问政山陈鉴之 [宋]

    冯轼邦君侈画熊,却来问政翠崖翁。祗应兄念玄真子,不是堂无齐盖公。千载棣佛教盛事,两丛慈竹亦清风。跨鸾时过宣平老,明月箫声...

  • 开窗汪若楫 [宋]

    草色侵书绿,依山多得阴。月高猿挂树,惊起夜栖禽。...

  • 送人赴职湘潭李洞 [唐]

    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梅花雪共下,文□□相和。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