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清] 纳兰容若/251℃/2024-06-01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简介

《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由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写,该词是纳兰性德写给沈宛的。

翻译/译文

相思的时节,不期而至。梅花一样消瘦的女子,独伫在?边。静静地,脉脉地。春风来时,她立在风中,裙也翩翩,发也翩翩。春风来时,她凝睇远方,思念如河,涟漪如歌。黄昏。她寂寂地弹着琵琶,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月满西楼的时候,她还恋恋地等着,那个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男子,来敲门。却不知,在那株枇杷树下,青春?是一本伤感的书,爱情?是一只没有桨的小船。

注释

①江梅:野梅。此处以江梅喻离去的侍妾沈宛。

②愁损:因愁情而使人消瘦。

③麝篝:燃烧麝香的熏笼。余熏:麝香燃后的余热。

④可耐:可奈,无可奈何。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便教:即便是,纵然是。

⑥校书人: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薛涛是唐代名妓,能诗,故后世称能诗文的******为女校书。这里借指花下读书人。

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纳兰词研究中的一个迷案,很多人费尽心机地想要参详出这美丽文字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一位女子,藏着怎样的一个故事。搞历史和搞八卦大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只不过历史搞的是古代明星的八卦。

大家慢慢来看。“欲问江梅瘦几分”,像是咏物,吟咏的对象是江梅。什么是江梅呢,如果你把它简单理解成江边的梅花,那你不但在事实上错了,还严重违背了小资精神。范成大有个梅谱,详列各个梅花品种,但分类的眼光与其说是植物学的,不如说是诗人的。他说江梅也叫野梅,体现的是山野清绝之趣,花朵较小,清瘦有韵致,香气最清。

这种分类手法,充分体现着老百姓和小资的一大区别。比如喝咖啡,老百姓会说“来一杯咖啡”,小资会说“一杯蓝山”,虽然专家说中国从没进口过真正的蓝山咖啡豆,但“蓝山式”就足够情趣了。细节决定小资,所以小资的眼里不存在作为泛称的咖啡,而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咖啡品种,小资的诗里也不存在作为泛称的梅花,而只有江梅、雪梅这样的细分。

江梅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是清瘦、孤傲,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拟人了,于是有了下一句“只看愁损翠罗裙”。两句话连起来看,字面意思是说:要问江梅到底瘦成什么样了,只要看看那女子的裙子是不是又显肥了。这个修辞非常巧妙,用后半句来揭示前半句所谓的江梅其实是指一位江梅一样清瘦、孤傲的女子。而她的瘦,不是因为发育不良,而是因为“愁”。为什么愁,下一句交代得更加巧妙“麝篝衾冷惜余熏”。

“麝篝”是燃麝香的熏笼,“麝篝衾冷惜余熏”顺畅的语序应该是“衾冷麝篝惜余熏”,说那女子觉得被窝有点凉了,去看熏笼,麝香已经烧完了,那残留的香气和温度分外惹人怜惜。——文人总能把龌龊的思想表达得非常优美、非常含蓄,在诗歌套语里,如果说一个女子嫌被窝冷,通常只暗示着一个原因:想男人了。这里还有第二层意思,因为在古代男权社会,话语权把握在男人手里,女人很少会写诗来想男人,而男人想女人的时候,常常会假托女人的口吻,或者假想女人的生活情景,写那个女人在思念自己。——如果女方实在不具备对等的才华来作自己诗词唱和的红颜知己,那就由男方亲手捉刀,玩左右手互搏好了。

下片开头两句对仗,是浣溪沙这个词牌的精华部分,容若这里写的是“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这是描写女主角的生活:天晚了,冷了,倚着竹子,就算春光好天气也不把房门打开。

“可耐”即无奈、可叹。“倚竹”是个诗歌套语,出处在杜甫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写贵家女子生活的沦落和沦落之后保守的节操。而春光明媚也不开门则说明了至少两种可能性:一是她心里不痛快,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二是她心里想着某个遥远的情郎,因为得不到爱情的慰藉,便对撩动的春光也无动于衷了。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呢?末句给出了答案:“枇杷花底校书人”,这是用唐代才女薛涛的典故,王建有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女校书”、“枇杷花”、“闭门居”都在王建这首诗里找到了出处。

“女校书”这个称谓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冠在表妹的头上,“枇杷花”在写实的一面上又是南方的物产,如果表妹真收到这样一首词,恐怕非跟多情的容若表哥分手不可。

最后说说读音问题。这首词肯定很多人读起来感觉不流畅,原因很简单,这是字音的古今差异造成的。这问题其实古来就有,明清时候要写诗填词已经得硬生生地背韵谱了,这也算是古典诗词的一个小小的技术壁垒。“只看愁损翠罗裙”,“看”字可平可仄,这里读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麝篝衾冷惜余熏”,“惜”是入声字,读诗词遇到入声字有一个很不规范但很方便的替代方法,那就是把入声字读成四声,比如“惜”可以读成“戏”,但要尽可能读得短促一些。“可耐暮寒长倚竹”,“竹”是入声,方法同上。“便教春好不开门”,“教”字可平可仄,这里是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 缺题沙上鬼 [明]

    长风吹浪海天昏,兄弟同时吊屈原。千古不消鱼腹恨,一门谁识雁行冤。红妆少妇空临镜,白发慈亲尚倚门。肠断不堪回首处,一轮明月...

  • 晨光亭夹径草深庵僧澄锄去之将种桃李朱翌 [宋]

    径荒随处长蓬蒿,忽告通幽且尽薅。已问花翁移郁李,竟从金母折蟠桃。住庵事简吾何力,种树功高子有劳。吏用公材当小试,把锄来趁...

  • 乌祈酒二首·入到严州不识田杨万里 [宋]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 游虎丘蔡令将 [宋]

    佳时结胜游,与子棹兰舟。路近云烟霁,岩深水木秋。临风伤远日,感慨发诗愁。乐事真难偶,年光若转头。...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