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赞上人

[唐] 杜甫/460℃/2024-06-03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简介

《别赞上人》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8卷第17首。此诗用相当的篇幅对献身佛门的赞上人无辜受到的迫害鸣不平,更对赞上人不管什么时候、怎样情况下都能坦然面对遇到的不幸与苦难,表露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并流露出此生不能与赞上人卜邻的惋惜和忧伤之情。 

注释

1、乾元二年(759)十月去秦州赴成州时作。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后作为对僧人的敬称。赞上人:即赞公和尚。

2、苦:全诗校:“一作若。”

3、释门:佛门。

4、“放逐”句:谓赞公从京城长安放逐到秦州。

5、世尘:佛家称世俗的事务为世尘。婴:羁绊,束缚。

6、《涅槃经》载:太阳初升时,佛徒们离开常住之处口嚼杨枝,等遇见佛的光明,便急忙漱口洗手。又见《隋书·南蛮传·真腊》。

7、喻赞公禅行已成。《华严疏钞》:“譬如春月,下诸豆子,得暖气色,寻便出土。”雨:全诗校:“一作两。”

8、友:全诗校:“一作交。”

9、初欣:初逢时的惊喜。胸臆:心怀。

10、关塞:指秦州。寒:全诗校:“一作远。”

11、冻:全诗校:“一作寒。”

12、征衣:旅人远行穿的衣服。

13、曛黑:黄昏时。曛,全诗校:“一作昏。”

14、嘶:全诗校:“一作鸣。”枥:马槽。

15、宿昔:早晚,表示时间很短。

16、出处:犹进退。 

赏析/鉴赏

从这首诗里并未明显看出杜甫为何离开秦州的原由。杜甫只是说到了自己正在和将要面临的飘泊不定的生活,想来十分惆怅,觉得这是自己命该如此。诗中仍然用相当的篇幅对献身佛门的赞上人无辜受到的迫害鸣不平,更对赞公不管什么时候、怎样情况下都能坦然面对遇到的不幸与苦难,表露出自己的敬佩之情。他觉得这也正是赞公修得正果的证明,不管走到哪一步,他都能随遇而安。与此同时,杜甫依然深深感怀于自己与赞公老友历遭劫难后仍能有缘在他乡重逢,由此而产生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想到眼下已临天寒地冻的漫长冬日,自己无奈还要移地换土,居无定所,一番悲怆凄凉又涌上心头。最后,杜甫告诫赞上人,他们都已年迈,还望今后各自多多保重。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此生不能与赞上人卜邻的惋惜和忧伤。 

  • 郴江百咏并序·马岭阮阅 [宋]

    牛山日日夕阳红,鹿洞年年草色浓。更有当时马行处,郴人犹指旧骡踪。...

  • 题惠山园八景·寻诗径乾隆 [清]

    岩壑有奇趣,烟云无尽藏。石栏遮曲径,春水漾方塘。新会忽于此,幽寻每异常。自然成迥句,底用锦为囊?...

  • 减字木兰花·梅萼香嫩李子正 [宋]

    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雨蕊风枝。暗与黄昏取次宜。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三祝允明 [明]

    士生三代后,干名本其情。所叹少可知,科版猎空名。二者齐亡之,何以为此生。此生幸长存,得失何复惊。陶公但饮酒,千载名自成。...

  • CopyRight © 2008-2024 小百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改正或删除!
    如有争议请联系,shantupian#163.com (发邮件请将#更改为@)。